今年10月,全國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均呈現顯著增長,打破了17年來“金九銀十”的慣例,首次出現“銀十”超過“金九”的現象。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推出的一系列樓市新政“組合拳”,從降低首付比例、房貸利率,到取消限購等舉措,政策工具箱已全面打開。業內專家表示,當前購房政策已屬歷史最寬松,市場回暖趨勢明顯,預計四季度樓市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同時也為2025年徹底止跌企穩打下基礎。
2024年10月6日,北京,某商品房售樓處,民眾利用國慶假期看房選房。視覺中國 資料圖
17年來首現“銀十”超過“金九”
今年10月,全國房地產市場迎來重要轉折點。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在連續8個月下降后首次實現同比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銀十”表現異常亮眼,不僅超過傳統的“金九”旺季,更成為自2007年以來首個超過“金九”的“銀十”。
11月1日,澎湃新聞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環比實現“雙增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房地產市場監測系統”網簽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0.9%,比9月份同比擴大12.5個百分點,自去年6月份連續15個月下降后首次實現增長;全國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8.9%,連續7個月同比增長;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3.9%,自今年2月份連續8個月下降后首次實現增長。
房地產市場歷來用“金九銀十”的說法來形容下半年的銷售旺季。今年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環比增長6.7%;二手房網簽成交量環比增長4.5%;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5.8%。9月份是三季度末月,房企會拼業績沖銷量。10月份是四季度首月,一般會受9月份沖量的透支影響,不過,今年“銀十”超過“金九”罕見,是2007年起首次“銀十”超過“金九”。
上海交通大學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陳杰表示,本輪樓市增量政策“組合拳”產生的效應之快之強,超過之前多輪樓市紓困政策。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也使不少城市的樓市回暖跡象明顯,市場信心向上趨勢呈現,市場預期發生向好變化。
成交量增長從一線城市向更多城市擴大
今年10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活躍度不斷增加,成交量增長從一線城市向更多城市蔓延。
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國房地產市場監測系統”網簽數據顯示,今年10月,很多城市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一線城市增長更為明顯,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14.1%,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47.3%。廣州、深圳、南京、寧波、大連、東莞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過3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超過50%。
分地區看,11個省份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較上月增加6個省份。其中,湖南、天津、廣東、江西、江蘇同比增幅超過10%;20個省份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較上月增加2個,其中,北京、上海、河北、遼寧、浙江、湖南、重慶、貴州、甘肅、陜西、寧夏同比增長超過10%。
在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住建部披露的是網簽數據,而不是認購數據。網簽比認購要延遲一周到兩周,部分交易將體現在11月份。11月和12月份是年底銷售旺季,也是業績沖擊階段。因此,市場將維持供銷兩旺的局面。另一方面,除了國家政策的落實外,近期還有多個省份、城市在出臺一攬子政策,政策紅利對市場熱度也將繼續形成支持。由此可以估計,四季度將會比三季度有明顯的好轉,全年跌幅將明顯緩解,從而為2025年徹底止跌企穩打下基礎。
陳杰認為,從政策信號來說,中央已明確發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最強音,有力地向市場發出了樓市必須穩、也能穩的信心。
“量-價”傳導效應會逐步顯現
“從政策聚焦目標來看,本輪新政‘組合拳’明確聚焦穩價格?!痹陉惤芸磥恚€樓市有穩價格穩銷售穩投資穩土地出讓等多重政策目標。但本輪政策信號十分明確,寧可引起短期地方財力陣痛,也要“嚴控增量”以收縮供給,大手筆大工程也要“優化存量和提高質量”以提振需求。供需平衡修復在望才能降風險、穩預期、增信心。聚焦穩價格,可謂抓住樓市止跌回穩的牛鼻子。
從第三方研究機構發布的10月份數據來看,10月,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放量,業主議價空間縮小,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跌幅收窄;新房市場受政策帶動預期修復,疊加房企加快推盤、全力營銷,10月多個核心城市新房銷售面積環比大幅增長,同時受優質改善項目入市帶動,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結構性上漲。
“目前市場上最為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即市場回暖的可持續性如何、房價會不會上漲。”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分析道,對于市場回暖的可持續性問題,要看到目前潛在的購房需求其實很強勁。尤其是最近三年壓抑的購房需求較多,目前已經開始釋放;同時也要看到,利好政策持續降低了購房成本,購房積極性也開始提高。從房價本身來說,“量-價”的傳導效應會顯現,即量的“止跌回穩”會帶來價的“止跌回穩”。從各地實際情況看,價格層面總體保持穩定為主,各類降價的現象少了,但短期內價格拉升的可能性不大。四季度成為房價穩定的黃金期。
購房政策已屬歷史最寬松
隨著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房地產市場正迎來歷史上最為寬松的購房政策環境。從降低首付比例、房貸利率,到取消限購等舉措,政策工具箱已全面打開。
陳杰提到,樓市系列政策既有需求側的降首付降利率降稅費降門檻和加快取消各項不合理限制以提振需求,又有供給側的“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的明確要求,還有基于貨幣化安置的100萬套城中村危舊房改造,4萬億元“白名單項目”信貸為優質新房供給保駕護航,“以購代建”的大規模保障房籌建兼備民生、發展和穩定三大功效,“以舊換新”將庫存去化與品質提升有機聯動,供需兩側同時發力以加快市場均衡修復,促進良性循環早日恢復,筑牢樓市企穩回升基礎。
嚴躍進認為,綜合判斷目前的政策工具和市場形勢,當前購房政策屬于歷史上最為寬松的一次,尤其是體現在首付比例、房貸利率、限購取消等層面上,各類該放松的政策都已經放松完畢。
“最寬松的購房政策來之不易,各地要珍惜好和宣傳好。同時對于購房者來說,要充分認識到此類最寬松的購房時機需要積極把握?!眹儡S進提到,尤其是從四季度的政策動向來看,要持續把目前的各項政策消化好,即要以消化政策為主。結合目前房價調整到位、好房子供應量增多、各部門齊心協力等,他認為,政策在消化過程中,也將發揮更好的效應,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向好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